↑工研院IEKCQM團隊11/4發布2021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。邀請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(右四)、臺灣醫療暨生技醫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梁晃千(左三)擔任產業講評。(圖/工研院提供)
工研院IEKCQM團隊近日對醫療器材產業提出最新觀測,由於疫情帶動防疫醫材需求,2021年醫療器材產業產值將持續成長5.2%~6.1%,附加價值率表現優於平均水準。但後疫時代新服務模式展開,及醫材法規驗證趨嚴,將是未來主要挑戰。
2020年我國醫材產業回顧 產值成長達1,230億元
回顧2020年,COVID-19疫情全球延燒,臺灣具優質的醫療體系與醫材系統,在疫情期間發揮強大助益,特別是診斷與監測(體溫計、耳溫槍、生理監測裝置)以及其他個人防護醫材(口罩、防護衣),因需求大增促使產值大幅成長,並在滿足國內需求後仍有充足能量可拓展海外市場。
2020下半年,由於歐洲、印度、巴西等區域的第二波肺炎疫情再起,全球經濟復甦蒙上陰影,失業人數攀升影響個人所得與終端需求,與個人健康防護較無關的醫材產品的採購順位往後推移。受疫情衝擊下,隱形眼鏡、血糖機與行動輔具等我國醫療器材出口主力表現疲弱。
綜觀整體,工研院IEKCQM統計2020年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為1,230億元,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.5%。附加價值率表現面向,在持續高值化與鎖定利基市場的努力下,2020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預估達38.8%,高於臺灣整體製造業平均水準約10個百分點,具高度發展潛力。
2021年我國醫材產業預測 正負因素相抵後仍有增長
工研院IEKCQM團隊分析,展望2021年,各國在疫苗研發上投入大量心力,但疫苗的普及普遍預測在2021下半年,因此全年與個人防護相關的防疫物資(口罩、防護衣)、快篩試劑、疫病診斷用醫護系統(體溫計、耳溫槍、生理監測裝置、防疫機器人)、遠端健康監控裝置等成長持續看好。
在負面因素上,由於全球每日確診人數仍創新高,歐洲部分國家研議進行第二波封城管制,德國、法國陸續宣布再度封城1個月,而失業人口是否能重返就業仍有變數;對終端需求的復原埋下變數,衝擊我國醫材主力產品如隱形眼鏡、血糖機等。
其次,「1.5m社交距離」將是後疫時代的經濟新常態,為確保公共衛生及防疫安全,就醫診療服務可能轉向通訊診療、遠距醫療、在宅醫療方式,對於個人化醫療器材與服務體驗需求擴增,將促使廠商轉向客製化少量多樣醫材產品。此外,隨著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在生醫領域應用快速發展,各國醫材主管機關紛紛提出數位醫療器材法規革新措施,以因應產品發展帶來的管理挑戰。在法規驗證趨嚴下,將使醫材產業進行汰弱扶強的正向競賽。
綜合正負向因素,工研院IEKCQM預測2021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將持續成長5.2 ~ 6.1%,產值上看1,300億元,附加價值率近40%。
>> 按讚加入1111粉絲團 活動不漏接
m.myqueenbquilts.com/102448/
>> 加入1111 Line好友 掌握求職快訊
m.myqueenbquilts.com/102450/
>> 工作新鮮事 都在1111 IG
m.myqueenbquilts.com/102449/
>> 最新職訓補助課-點我
https://is.gd/axnylY
>> 產學合作 預約人才
m.myqueenbquilts.com/12830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