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

回到自己的地方站穩 林懷民受邀中正大學暢談雲門歲月

↑(圖/中正大學提供)

雲門舞集是臺灣的文化象徵與共同記憶,由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、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協辦的中正講座,3月30日邀請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蒞校演講。林懷民從個人在嘉義新港故鄉的生長背景談起,透過照片和雲門演出的經典影片,帶領超過300名來賓與師生,一一回顧創辦雲門舞集的時空環境,以及46年來舞團的發展歷程,細數如何立足在地到揚名全球,再回到故鄉深耕的故事。

 

受到1960年代美國青年和平工作團至第3世界國家擔任志工,以及中國文革期間赤腳醫生深入內陸服務偏鄉的精神感召,林懷民心中一直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服務在地。林懷民在留美期間,歷經保釣運動與臺灣退出聯合國的震撼,1973年回到臺灣,憑藉年輕的熱情創辦雲門舞集,希望站在偉大傳統的肩膀上,透過滾動式思考不斷創新,創作屬於臺灣自己的音樂與舞蹈。

 

當年,雲門首場公演即吸引了3000多名觀眾,1978年描述先民渡過黑水溝開拓臺灣的經典舞作《薪傳》更在臺灣身處中美斷交後,風雨飄搖的國際社會中,成為凝聚全民同舟共濟精神的象徵。而後雲門赴美國、歐洲演出,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讚雲門「與西方一流舞團相較,毫不遜色」。

 

然而,叫好又叫座的演出收入無法支持經營舞團的開支,「自國外回來常希望飛機不要落地,因為要面臨發薪水的困難。」在經費缺乏與臺北藝術大學教職的雙重壓力下,林懷民1988年關閉雲門,安排團員出國進修的同時,自己也到亞洲鄰國旅行,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底蘊。由於臺灣基層民眾不斷鼓勵、各界成立基金募資,加上配合政府對文化事業補助,雲門舞集在1993年重新出發。

 

「停掉雲門是我一生做得最好的事。」林懷民說,5年的休息時間讓雲門吸收更多養分,帶著新的視野立足亞洲文化。林懷民也說:「回到自己的地方站穩,才是我們生存的理由。」他更鼓舞當年經濟發達後的臺灣民眾多支持在地藝術,不再從歐美的角度審視自己,而是在原創中肯定自身文化。

 

在講座尾聲,林懷民以2013年雲門舞集在臺東池上演出《稻禾》為結語,介紹雲門如何透過演出影響與啟發在地青年的自覺與自信,讓藝術成為改變氣質、鼓舞人心的鏡子。

 

林懷民說,2019年退休時,曾交棒年輕一輩用新世代語言詮釋舞蹈藝術,而在最後,他更引用文學獎得主鮑勃•狄倫自傳《搖滾記》中 的一段文字:「那個世界,許多人不瞭解,也從來沒能弄懂,我卻直直走了進去,那是個寬廣的世界。」鼓勵大家勇往向前,走向更高遠的境界。

 

>> 按讚加入1111粉絲團 活動不漏接    
m.myqueenbquilts.com/102448/
>> 加入1111 Line好友 掌握求職快訊   
m.myqueenbquilts.com/102450/
>> 工作新鮮事 都在1111 IG      
m.myqueenbquilts.com/102449/
>> 最新職訓補助課-點我
>> 產學合作 預約人才   
m.myqueenbquilts.com/128303/
中正大學雲門舞集林懷民舞蹈深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