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

全球變遷與碳化學先驅 中山大學陳鎮東當選中研院院士

陳鎮東院士。照:中山大學提供
 
中央研究院宣布第34屆院士當選名單,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陳鎮東榮列其中,其專長為碳化學與全球變遷,足跡遍及三大洋,論文著作等身。中研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,象徵臺灣最高學術榮譽,陳鎮東也是中山大學創校44年來,首位在校時即榮膺中研院院士殊榮的教授。
 
中研院4日晚間宣布本屆院士暨名譽院士名單選舉結果,共選出28位新科院士、2位名譽院士,新科院士人數創近年新高。院士分別選出數理科學組8人、工程科學組8人、生命科學組6人、人文及社會科學組6人,其中陳鎮東獲選數學理科組院士。中研院官網指出,院士為終身名譽職,屬名譽榮銜,職權包括選舉院士及名譽院士、選舉評議員、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與受政府及有關單位之委託,辦理學術設計、調查、審查及研究事項等。
 
中山大學表示,陳講座教授研究範圍遍及三大洋及南、北極,是全球碳循環及生態研究先趨之一,曾獲得象徵生態學領域最高殊榮的日本琵琶湖生態獎與日幣500萬元獎金(等同於當時美金5萬元);琵琶湖生態獎每兩年頒發一名日本籍與一名非日本籍的卓越研究者,陳講座教授是臺灣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。另外,他也擔任國際科學理事會「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」副主席長達七年之久,此番獲選為中研院士,實至名歸。

此外,陳鎮東去年更榮膺亞、澳洲區海洋學者評比第一名。在最新的全球15,542位海洋科學領域學者排名數據中,他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,去年由全球第八成功晉升至全球第七。

陳鎮東表示,在1970年代尚未出現全球變遷概念時,他即另起爐灶,考慮再三後選擇發展新領域海洋碳化學。1984年受延攬回臺,開始關注全球變遷,意外成為全球變遷議題的先驅。在他參與領導的大型國際邊緣海研究計畫中,首度指出過去誤以為長江是東海漁場營養鹽的主要來源,實則黑潮深水湧升到東海大陸棚,帶來生物生長所需的磷,用科學研究數據證實並導正。相關研究,為臺灣在全球變遷領域,占有一席之地。

陳鎮東早在1999年即指出,日本海深水可能於兩百年後耗盡氧氣,如今此跡象更為明顯。2017年在國際頂尖全球變遷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中,更報導了由於全球暖化,日本海深水消耗氧氣所造成的酸化,更甚於因化石燃料二氧化碳,溶入表水後所造成的酸化。此項警訊,已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,列入5年一度的報告中(IPCC AR6)。

中研院發布新聞稿指出,院士選舉是依照「中央研究院院士選舉辦法」,由現任院士連署提名,或大學、研究機關主動提名,經院士組成的「選舉籌備委員會」審查資格,院士會議「會前討論會」逐一討論後,送全體院士分組通信投同意票,並由本院評議會分組審查,以出席評議員過半數同意,決定院士候選人名單。最後提送院士會議,由各分組詳加審議候選人,並經全體院士綜合審查後,投票選出新科院士,過程審慎嚴謹,才能獲此殊榮。中研院現有院士271人,新科院士出爐後,增至299人;名譽院士原為15人,增加至17人。
 
 
>> 1111 TUN大學網
university.1111.com.tw/index.asp
>>科技島社群 Tech Nice
https://www.technice.com.tw/
>> 最新職訓補助課→點我
https://is.gd/axnylY
>> 1111家教網
https://tutor.1111.com.tw/
>> 工作新鮮事都在1111 IG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1111.com.tw/
>>知名大學聯合校徵
http://m.myqueenbquilts.com/campusr/ 
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全球暖化中研院全球變遷